近来,渐进式 Web 应用引发诸多讨论,有人对其是否为移动端未来存疑。不过,在此文中,不拿渐进式 APP 与原生 APP 作比较,有一点能确定,两者目标皆为提升用户体验。
一、何为渐进式 Web 应用?
渐进式 Web 应用是崭新的 Web 技术,即我们所说的PWA,能使 Web 应用的体验与原生 APP 相近甚至一致。
它是横跨 Web 技术与 Native APP 开发的解决方案,对开发者有诸多优势。只需关注 W3C 的 Web 标准,无需操心各种 Native APP 代码。用户可在安装前先行试用。无需借助各类应用商店分发应用,也不必理会应用发布时的奇特审核标准及应用内购的平台抽成。而且,应用程序更新自动进行,无需用户干预,使用体验更为顺畅。“安装” 过程迅速,仅需在主屏幕添加图标。启动时能呈现美观的启动画面,可提供全屏体验的应用,通过系统通知等方式增强用户黏性。会在本地缓存必要文件,性能优于普通 Web 应用。属于轻量级安装,仅需缓存几百 KB 数据。所有数据传输必须采用安全的 HTTPS 连接,可离线缓存数据,重新连接互联网时同步数据。
二、渐进式 Web 应用发展现状如何?
渐进式 Web 应用刚起步,但国内已有部分网站展开实践,如微博、豆瓣、淘宝等平台。或许你会心生疑问,这 PWA 不就和微信小程序类似嘛。没错,二者目的一致,都是在移动端为用户提供轻量且体验接近原生应用的 “轻” 应用。
目前,PWA 是 Google 主推的技术标准,FireFox、Chrome 及一些基于 Blink 的浏览器已支持渐进式 Web 应用,Edge 对其的支持仍在开发中。Apple 公司也表示会考虑在 Safari 中支持 PWA,此项功能已纳入 WebKit 内核五年计划。长期来看,浏览器兼容性应不再是大问题。现阶段,在不支持渐进式 Web 应用的浏览器中,应用只是无法使用离线功能,其他功能均可正常使用。至于微信的小程序,凭借庞大用户基数和体量具有先天优势。
我们可以预见,它将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在线体验。尽管挑战仍在,但PWA的潜力不容小觑。无论是微博、豆瓣还是淘宝,这些先行者的实践已经让我们窥见了未来移动应用的雏形。或许不久的将来,我们在手机上享受的服务,将不再局限于传统APP,而是更加轻盈、智能的PWA。